很多朋友对于寿春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和寿春在哪个省市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黎阳、平原、涿郡、寿春、长坂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1、冀州包括现在的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北部
2、宛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位于白河(古称淯水)北岸
3、平原包括现在山东的阳信,惠民禹城,齐河,陵县,平原,德州
4、涿郡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区以南,河北省易县、清苑以东,安平、河间以北,霸州、任丘以西地区
5、长坂坡湖北省宜昌市县级市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
二、古代且(ju)兰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1、《辞海》载:“且(ju)兰,古县名。西晋改故且兰县置
2、且(ju)兰,古国名。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与夜郎同时存在的部落酋长国,曾活跃在贵州都匀、福泉、黄平、贵定一带。有关古籍、辞书、方志、著述,都几乎认同古且兰国治所就在今贵州凯里西北部的黄平旧州古镇。
(注:在贵州黄平旧州,苗语叫“王简”,革语称“旺阵”。汉译都为“皇城”、“皇帝的家”或“皇帝居住的平坝、地方”之意。又,在苗语里,“且”(ju)是城的意思,“兰”是“王”或“王者”的意思,“且(ju)兰”,意为“王城”。而在革语中,“且(ju)兰”为“蓝(兰姓大写)家居住的国家”之意,而蓝(兰姓大写)姓又是革家的大姓,长期为革家的首领)
1、《后汉书》卷一百一十六《 *** 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载:“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乔从沅水(今沅江,今黄平县氵舞阳河系沅江的支流)伐夜郎,军至且兰,琢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琢船牂牁处,乃改其名为牂牁。牂牁地多雨獠,俗好巫 *** 禁忌,寡 *** ,又无蚕桑,故其郡最贫。”可见庄乔灭夜郎后,以且兰有琢船,而将且兰改为了牂牁,牂牁即为古且兰。
2、《汉书》:“楚顷襄王遗将庄硚卒循沅水(今沅江,今黄平县氵舞阳河系沅江的支流)而上,经黔中代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船而步战,灭且兰伐夜郎,夜郎迎降。
3、马迁著《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乔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乃至南越反,上使驰义候因键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键为太守。”4、《汉书·地理志》诠释:“沅水出牂牁,东南至益阳入于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无水(今黄平县“氵舞阳河”)首受故且兰,南入沅。”
5、《水经注·无水》曰:“沅水出牂牁且兰,为傍沟水。”“沅水出故且兰县,南流至无阳县,无水又东南入沅。”非常明确地阐明了舞水(无水、沅水)发源于且兰,之一个经过(首受)地且兰(即今天的贵州黄平旧州),这是存在着的事实。6、《华阳国志·南中志》曰:“以牂牁系船,因名且兰为牂牁国,分候支 *** ,传数百年。”
7、清王孚镛《牂牁江辩》载:“今黄平旧州都凹山之水,实为沅水所从出,素通舟辑,则循沅水而椓船,舍此别无他属矣……,沅水之名,以沅州为定,则且兰、牂牁当以黄平旧州为定。”8、清许克家编《黄平州志》曰:“今舞水源于黄平旧州都凹水,然则故且兰即黄平旧州治,牂牁江即舞水,似为得之。”
9、《西南夷传》载:“武帝时,乃募豪民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夜郎诸部之一且兰抗命不从,反杀汉使者及太守,汉次年派兵灭南越后引兵归巴蜀,行途诛隔滇道者且兰, *** 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10、《百越源流史》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期已存在,直到汉初才被牂牁取代。”
11、《贵州省黄平县地名志》载:“元鼎六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黄平旧州为郡治所在”。
三、三国演义里的寿春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三国中的寿春是现安徽省六安市寿春,坐落于淮河中游南岸,是 *** 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5个城市社区、2个农村社区、9个行政村。
2、东汉末,袁术在安徽淮南一代割据,将寿春作为大本营,曹 *** 和孙权时期往来征战不断,寿春成为前沿军事基地,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
3、曹魏时期的丘俭、诸葛诞都曾 *** 过寿春,司马氏代曹魏,两人勾连孙吴,发动叛乱,东晋避郑皇后阿春之讳,改称寿阳,仍为要镇。
4、南北朝时,寿春为南北争夺之地,归属及名称数有变化。如南朝宋改为睢阳,北魏复原名为寿春。又曾先后为扬州、豫州、南豫州、荆河州、南荆河州及淮南郡、梁郡治所。
5、寿春在淮水和长江的中间地带,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往北就可以通往北方,处在南北交通要冲,是华东地区的枢纽
6、寿县南有芍陂,原有旧沟引淠水入陂,到刘宋的时候,芍陂良田万顷。但堤堰失修,夏秋常发生旱灾,宋豫州刺史刘义欣进行修治,以利灌溉。齐、梁时也不断修葺,使农业得以丰收。
7、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伐晋,到了寿春。东晋大将谢玄、谢石引军抵抗,置阵肥水之上,淮水经寿阳县西北,肥水从县城北而入于淮。苻坚大败逃遁,望见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
四、...冀、荆、扬、兖、豫州各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请高手指点。
1、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2、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3、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4、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5、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6、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7、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五、古代寿春城为什么不涝呢
寿县人总说自己的古城是筛子地,江南一叶在给我的寿县故事评论中还 *** :“据说寿县的古城墙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从低处往高处排!这个奇迹是个科学之谜,不知解开没有”?浮生翱在给我的寿县故事评论中写道:“还真想看看1991年打水时候的寿县,可惜找不到照片”,潇散闲人朋友在给我的寿县故事评论中写道:“寿县也是地形上的特殊 *** ,注定要有洪水之患。寿县古城与淮南市相距不足十公里,南与合肥相接只有一百公里。寿县四面环水,西和北面是千里淮河,东面是东淝河,南面是瓦埠湖,周边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水流,几乎都要流经这里。就是这样一座古墙,蕴藏了灿烂的文化”,其实这个古城里面不涝要归功于筛子地的关系。
确如闲人所说,寿县古城北依八公山,东据淝河,西扼淮河。每遇淮、淝洪水泛滥,古城宛如在水中,因而古时候在建设寿县时首要的是考虑防洪水,城外来水靠城墙所具有的防洪功能,那么城内的水呢也不能让它涨起来,于是古人在建筑城墙时充分考虑到城内排水的重要 *** ,于是江南一叶说的千古之谜也随之迎仞而解,古代寿县人民真有高度智慧啊,他们善于运用科学的聪明头脑成为了今天人们赞叹不已的防涝高技术。原来古时寿县人民在城东北和城西北各建了两个排水涵洞通向护城河,而城内所有下水道与这两个涵洞接通,也就是城内所有积水都可以通过涵洞排向城外,这个涵洞起初只是排水,因为城内地势比城外低,在清朝乾隆二十年间知州刘焕将原有的城墙内侧两处涵洞改建成月坝,与城墙等高,坝内壁设有石阶,可拾级而下。外壁砌有厚实的堤坡,涵沟设闸门5道,类似现在的长江三峡和葛州坝的船闸一样,五道闸门分级提升了城内水向城外排,也就是江南一叶说的“古城墙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从低处往高处排,而城外水却无法倒灌进城”的道理,人们可随时进坝内启闭闸门,既可避免城内河积水泛滥,但又绝无城外洪水倒灌的隐患,啊!真是奇迹啊,我们听了介绍禁不住大叫起来!
清光绪十年(1844年)和三十三年(1907年),两城涵分别重修,现仍清楚可见重修时分别立有的“崇墉障流”和“金汤巩固”两块石刻。如今因机械 *** 的使用,两城涵早已废弃,但月坝依旧屹立在那里,向人们展示着它曾发挥过的重要作用。寿县古城墙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三奇:
一、城外有瓮城,当来势汹猛的洪水即使冲破外门进入瓮城后,由势不可挡的直线冲击而忽然变为瓮城涡流,可大大减轻洪水对瓮城内门的压力;
二、城墙内侧建城涵,建有5级闸门象葛州坝的船闸一样提升城内水排到城外;
三、满城都是筛子地,雨下得再大,一会儿就排到城外,城内始终不积水。1991年连续30几天下暴雨,古城内没任何地方积水,古代的排水 *** 91年还在发挥作用啊!
正因为前人在古城防洪功能上的三个创造 *** 建设,使寿州古城自明嘉靖末后,无论洪水如何泛滥,如何咆哮,古城始终巍然屹立不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深知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联想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夏天如果下暴雨超过6小时,那么部分城区严重积水是一定的,每当下暴雨过后,市领导都要出动去看积水是否迅速排掉,是否影响人民生活?而寿县古城暴雨下了30天没半点积水都通过筛子般的地面迅速排掉了。
《寿州志》志书上记载:“万历元年,知州杨涧修涵洞,州人张梦蟾有记:..寿州城下故瓮涵洞三,盖浅市圃中潴水,巳则坚闭之,以防外水浸灌,其一在城西南,地势稍峻,近塞弗通,而东北并西北者,则今存也…“。根据记载,现存的涵洞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位于城墙下的涵道,一是位于地面部分的月坝。由于涵道位于地下,无法做现场测绘,在此仅引用资料加以说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记载如下:“涵洞方体,宽0.6米,深0.8米,长50米,其一端连接内河,另一端通城外,经过城墙石堤部分深1 5米。“月坝是后来增建的,光绪《寿州志·城郭》记载:”乾隆二十年知州刘焕重修,并修涵洞,创建月坝。”月坝与城墙等高,以防止水从月坝溢出。
月坝使涵洞的排水防洪功能得以提升,但能够真正实现自动排水防洪功能的,是涵洞内部结构。
当地的朋友对我说,这个建筑的排水结构十分神奇,正常时期,城内污水可以顺这个涵洞顺利排出城外,流入护城河,注入东淝河,最终流入淮河;当洪水来临,涵洞则自动关闭,即便是洪水的水位高达接近城墙的高度,涵洞也不会有洪水倒灌进城里。更加玄乎的是,据说是什么虹吸原理,即使是洪水高出城内的地面,城内的污水也一样可以排出城外。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