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求地方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怎么判断地方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区时
1、简单:上海采用北京时间,所以是东八区的时间为10月10日晚上9点,而飞机起飞时,此时纽约时间为:10月10日21时-(8+5)=10月10日8时,又因为飞机飞行了10小时,所以降落时间为10月10日8时+10时=10月10日18时,恭喜你的 *** 是正确的.
2、注:时间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区时)=已知地地方时(区时)+/-经度差*1小时/15度(时区差).
3、注:经度差*1小时/15度可替代为经度差*4分钟/1度.
4、由于上海与纽约相差13个时区(一为东八,一为西五区,同侧减,异侧加),而纽约为西时,上海为东时区,东十西减.
二、怎样求地方时
1、根据经度和时区,可以方便的计算地方时:
2、①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因为地球的经度分布为:0°~90°E~180°~90°W~0°,因此在计算经度差时,同为东经或西经时,直接相加减;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则分别计算两地与0°(或者180°)的经度差,将经度差相加即为两地真正的经度差。
3、②计算地方时。采用“东加西减”的计算 *** ,计算东边地区的地方时用加法,计算西边的则用减法;经度每间隔1°,地方时加减4分钟。
4、地方时,即为当地时间。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会不同。地球上是一个球体,因此旋转一周为360°,因此地球上的经度为360°,每间隔15°为1个时区,因此共分为24个时区。
三、地球仪如何测定地方时和区时的呢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时区: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 *** 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 *** 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
四、地方时如何计算
区时与时区计算在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重点。 *** 在区时与时区的计算上是最为头疼和迷惑的题型。其实,只要能够理解好区时和时区的计算 *** ,任何题型均可迎刃而解。下面我将我在教学中总结的计算区时和时区的 *** 简单的梳理一下:一原理;二种线;三步骤;四注意。一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两个日期界线:(1)180o经线:固定 *** ;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 *** 三步骤: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⑴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例如求130°W所在地的时区:130÷15=8……10,则该地为西九区。⑵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⑶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四注意:(1)区时与地方时的关系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 *** 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 *** 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2)1800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①国际上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②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1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1天。③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④穿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日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3)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12)×2夜长=(24—日落时间)×2=(12—日落时间)×2(4)挖信息,活应用对于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往往出读图题目,所以我们做题的之一步就是深挖图或题干中的明显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另外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以上所有关于区时计算的所有知识点,特别对计算公式更要灵活运用。
五、地理中的地方时该如何计算
1、算地方时的话,就是两点间的劣弧,东加西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话日期就会变,但不影响地方时。如题20E为14时,51E与20E的劣弧为31度,15度=1小时,那么1度=4分钟,51E在20E的东面,所以51E的地方时为16时4分;15E与20E相隔5度=20分钟,15E在20E西面,所以15E的地方时为15时40分;15W与20E的劣弧为35度=2时20分。15W在20E的西面,所以15W的地方时为11时40分;3W与20E劣弧为23度=1时32分,3W在20E的西面,所以地方时为12时28分。
2、这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个小型的地球仪,然后多找些这类题做,再对着地球仪找,做多了自然就熟悉了。地理的话就是把所学的知识浓缩在地图上的,所以一定要需要空间想象力的。这些自然地理都只是最最基本的,通过做题来掌握知识,地理的知识比较杂,虽然分的很清楚,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建议多听讲多做笔记勤问,然后就多做题,一类一类的做通,然后再触类旁通,那时你的地理就不用愁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