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十大汽车电子公司 - 汽车 -

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十大汽车电子公司

牵着乌龟去散步 汽车 6

其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深圳十大汽车电子公司,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汽车电子龙头股排名前十
  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企业简介
  3. 十大汽车生产公司有哪些
  4. 汽车电子篇:均胜电子(二)

一、汽车电子龙头股排名前十

2021汽车芯片龙头股排名前十如下:紫光国微;韦尔股份;比亚迪;蔚来;特斯拉;四维图新;纳思达;宁德时代;汇顶科技;富瀚微。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汽车电子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安全 *** 、舒适 *** 、经济 *** 和娱乐 *** 。2018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5800亿元。未来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保持较快发展,到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800亿元,向9000亿元逼近。

1.参与 *** :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 *** 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出席股东大会来行使股东权。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

2.收益 *** :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 *** ,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

3.流通 *** :股票的流通 *** 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 *** 。流通 *** 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 *** 对成交量越不敏感( *** 不会随着成交量一同变化),股票的流通 *** 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1.股票的基本面因素:股票的涨跌由什么决定,其中之一就是基本面。股票的基本面,主要是指该公司自身的盈利状况、经营信息、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果该公司业绩优秀、发展前景好,当然股价会迅速上涨。

2.股票的资金方面(供求关系)因素:资金方面简单来说是供求关系,买股票的人多了,自然就会上升。多头力量占优势时股价上升,相反,空头占优势时发生大规模抛售,股价随之下跌。但是,如果都是散户进军的话,所发挥的作用可能很有限。真正对资金方面有巨大影响力的,是 *** 和机构的人为 *** 作。

3.国家的政策方面因素:中国的股市是政策 *** 市场,所以股票的上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国家对股市的态度决定了股市的发展前景。国家 *** 新的政策,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有可能成为短期利好和利空的因素,同时也有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心理。

二、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企业简介

1、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在上海、无锡、西安、芜湖和柳州设有生产基地,并在上海、重庆和芜湖设有技术中心。公司有效整合本地优势和全球领先的技术为国内各汽车厂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并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提供技术支持。

2、凭借扎实的本地研发和生产能力,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完整的汽车动力总成和车身控制 *** 解决方案,并积极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三、十大汽车生产公司有哪些

大众汽车(Volkswagen)于1937年由德国劳工阵线创立。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销售约600万辆汽车,年收入超过两千亿欧元。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62万名员工,旗下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宾利,布加迪, *** 基尼,保时捷等。

雷诺-日产(Renault-Nissan)是领先的汽车品牌之一,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旗下汽车品牌包括达特桑,阿尔派,启辰,Dacia,英菲尼迪等。目前,雷诺-日产公司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员工人数约为45万。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成立于1908年,总部位于美国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通用汽车公司业务遍布六大洲,拥有约396个办事处,在全球拥有约21.5万名员工。

*** 汽车有限公司(Honda)于1948年由Soichiro Honda和Take Fujisawa创立,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目前, *** 已成为日本第二大汽车生产商,拥有大约20万名员工,年收入约为14000亿日元。

标致集团(Groupe PSA)是一家成立于1976年的欧洲跨国汽车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现在,它是欧洲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拥有约18万名员工,收入为54亿美元。它销售标致,雪铁龙等汽车品牌。

丰田(Toyota)于1937年由丰田喜一郎创立,总部位于日本爱知县。丰田拥有550多家子公司和36万名员工,年收入约为28万亿日元。

现代起亚(Hyundai-Kia)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现已成为韩国更大的汽车制造商。如今,现代起亚占据9%的汽车行业市场份额。现代起亚拥有超过25万名员工,年收入超过两千亿美元。

福特汽车公司(Ford)于1903年由亨利福特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底特律。福特已经营一个多世纪,现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之一。福特拥有约20万名员工,年收入高达150亿美元。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是一家跨国汽车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已生产的著名豪华车和跑车品牌包括道奇,玛莎拉蒂,阿尔法罗梅罗等。如今,公司年收入超过千亿欧元。

铃木(Suzuki)是汽车行业最知名的品牌之一。铃木成立于一百多年前,于1908年由Michio Suzuki在日本创立,总部位于滨松。铃木在全球190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在23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公司拥有约45000名员工,年收入约为 *** 0亿日元。

四、汽车电子篇:均胜电子(二)

均胜电子的第二篇为答疑解惑篇(本文整理了从2018年收购完成高田安全业务以来,均胜电子的董秘在上交所平台对投资者的部分关键提问解答,以及2020年到2021年期间均胜与券商的一些 *** 纪要,从这些问答中,我们将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些均胜未来业绩预期、公司商誉、业务整合、核心业务等关键信息):

1、公司目前是否与华为有配套合作?

回复:公司已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开展了技术探讨与业务合作。个人补充:跟华为的合作:已经获得多款车型推进,分别在 2022年四季度、2023年二季度和 2023年三季度推出量产车型(明年下半年会有之一款车型推出)。会在硬件、软件、中间件底层及应用层面和华为全面展开合作。鸿蒙的车载 *** 作 *** 也展开全面合作。

华为合作进度:2021年6月开始逐步签订协议,目前已经拿到国内某自主整车平台订单,预计22Q4开始出货,同一客户另外一个平台是23Q1开始测评。现在长安的项目不是我们的产品,但后年年初开始华为的车产品90%都是我们提供的。我们和华为的关系是互为Tier1,如果客户是国内自主品牌,华为做Tier1,均胜做Tier2;如果是合资品牌,均胜做Tier1,华为做Tier2。双方分成接近5:5。和华为合作未来有流量相关的收入来源,类似于 *** 厂商的流量收入,包括 *** 升级、应用开发者 *** 以及流量共享费,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具体的分成比例还在谈。

回复:没有商誉减值风险。商誉主要是收购美国 KSS时产生的,后来收购高田,没有商誉。KSS年年收入20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之后,年收入变成了70亿美元。均胜群英已经剥离,已经没有了商誉。倒是因为汇率波动,可能会产生一些商誉变化。公司商誉均为以往年度相关并购项目产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公司严格执行国内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由公司聘请的外部 *** 机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相关的核查意见。根据已披露的历年 *** 报告结果显示,公司不存在商誉减值的情况。公司依据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分析,将商誉按照业务板块进行分摊,主要包括汽车安全 *** 业务板块,智能车联业务板块,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等。这些构成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业务板块为本公司基于内部管理目的对商誉进行 *** 的更低水平。

(1)汽车安全 *** 业务板块:本公司汽车安全 *** 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KSS形成,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 *** 确定。根据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5年财务预算和各区域适用的税前折现率预计汽车安全 *** 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中:美洲区各子公司为13.95%,子公司延锋百利得为13.70%,其他中国区各子公司为14.65%,其他 *** 区各子公司为10.08%),超过5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2)智慧车联业务板块:本公司智慧车联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TechniSat汽车信息板块业务形成,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 *** 确定。根据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3年财务预算和12.26%税前折现率预计智慧车联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超过3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3)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本公司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群英形成(个人补充:现在已剥离),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 *** 确定。根据其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5年财务预算和11.46%税前折现率预计智慧车联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超过5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公司对上述业务板块的可收回金额的预计结果并没有导致确认减值损失。

3、公司对于高田的整合是否已经完成,是否会继续产生整合费用?整合之后是以高田为主吗?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是多少?

回复:均胜安全在整合上的费用过去三年已经快20亿。在场地规划上我们已经完成整合,收尾部分北美有几个 *** ,今年一季度在主机厂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我们完成北美整合,整合费用为5000w,相比之前大幅减少态势。如果按预期(芯片解决无 *** ),整合完成没有大问题。在2020年期间公司已基本完成了全球范围内安全业务板块的资源优化与整合工作。因 *** 影响,上述整合的收尾工作将于2021年年内完成。整合之后都是 *** S,不分哪个部分的人。从比例上说,肯定是高田东西多,KSS的比例低。从管理层人员来说,之前用KSS和高田的管理层都不太行,现在外面招人,现在的管理层都是在行业里面工作很久的,这个管理层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是稳定的。现在子公司层面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等流程走完之后,我们就会公布。这是均胜安全成立到现在之一次股权激励,还是比较有意义。 2018年至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3, *** 9,536,583.98元、3,533,430,5 *** .38元、3,210,258,381.51元。

回复:MS单车价值高一些,MY、M3单车价值低一些,不一样的车型,供应的产品不一样。向特斯拉全系全球配套包括方向盘、主驾驶气囊、副驾驶气囊、头部帘式气囊、座椅侧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和整车安全带等被动安全模块,同时也给特斯拉配套高压电切断器和前发动机罩举升器。此外,均胜电子还为特斯拉提供动力管理 *** 传感器和车窗 *** 等,下一步将积极竞标高压充放电 *** 、饰条以及V2X软件 *** 等产品。单价根据车辆配置而不同,从数十到数百美元不等。公司的安全事业部在临港也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与特斯拉中国展开全面合作。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争取相关领域的新订单。

5、公司在电动汽车做了哪些布局?

回复: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汽车电动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公司一直保持着在该业务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凭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 *** 领域的多年积淀,公司具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完整的充配放电 *** 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自主开发的电池管理 *** 已成为行业标杆产品之一。公司为保时捷Taycan电动车型、宝马纯电动和混动车型、奔驰混动车型、吉利等重要客户持续提供新能源动力管理产品,为日产、福特、上汽通用等部分车型提供的相关产品也已于2019年陆续量产。此外,公司也为大众汽车 MEB平台,奔驰MFA2平台相关车型提供电池管理 *** 解决方案。

6、公司HMI和车联网业务有没有国内客户?公司有DMS车载驾驶员 *** *** 的产品吗?

回复:公司研发的智能驾驶人机交互 *** 早已商用于全球主流品牌车商,比如,奔驰AMG车型、宝 *** 中控 *** 、奥迪MMI *** 和保时捷中控 *** 等。公司能提供完整的方向盘 *** 解决方案,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将多种传感器和智能 *** 集成到方向盘上使之成为具有智能感应和检测功能的供应商。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均胜安全自主研发的驾驶员状态检测 *** ,包括驾驶员监测 *** (DMS)、多区离手检测方向盘和视觉提醒灯带等感应技术,为自动驾驶场景提供重要支持,曾获得2018年度《美国汽车新闻》PACE奖。

7、公司旗下车联的V2X项目已经量产多时,请问现在有没有对接具体的整车厂家,形成大规模量产计划?如果没有,那么公司的V2X产品在以后的新能源和5g时代是否具备真正的领先行业的优势?

回复:公司产品可实现V2V、V2I、V2N的信息交互,提供自动驾驶决策支持,并交互车辆运行及管控信息。首个5G-V2X车载项目有望明年量产,集成高精地图、厘米级高精 *** 、高精 *** 头、V2X等融合算法,其结果可直接输出给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

8、美国准备征收汽车零配件关税,对公司是否有影响?

回复:公司在欧洲、美洲和 *** 等都拥有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各区域业务主要以“就近生产、就近供应”原则为主。例如,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都基本供应给国内客户,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收入占公司总收入金额比重约为1%,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较小。

9、kss有些关键配件(如芯片)需要向美国公司(如高通)购买,中美出现贸易摩擦,是否会受到影响?

回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公司的业务、资源和客户全球分布,公司拥有强大的垂直一体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配套体系保证,能够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处主要生产基地,遍及 *** ,北美,欧洲,基本都能实现本地化采购与配套销售,跨区域的业务并不多,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直接经营层面影响不大。

10、公司什么时候停下并购的脚步,好好的整合和管理现有资源?尽管王董的团队对资本投资这块得心应手,雄心壮志的要在十年之内要做到汽车零部件行业全球数一数二,但是否觉得现在的整体规模已经有些庞大了,并购的步子走得太急了些,并购来的资源可都整合良好尽在掌握?

回复:2018年4月完成对日本高田公司除PSAN以外主要资产的并购,公司已将KSS公司和高田公司除PSAN业务以外主要资产整合为均胜安全 *** 有限公司,理顺管理架构和各区域业务,均胜安全已形成总部和四大区域(中国、欧洲、北美和其他 *** 地区)的两级管理体系,整合顺利推进。自交割之日起,均胜安全已获得大众、宝马、福特、日产等全球整车厂商新订单约50亿美元。均胜安全将继续保持To be the global leader in mobility safety!的愿景,为市场提供安全有效的汽车安全解决方案。均胜安全的经营目标保持65-7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和全球3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在整合方面,主要产能和资源优化工作将在19年上半年完成(现在推迟到2021年年内完成),公司将在重点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 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11、均胜安全的目标?剥离均胜群英的投资收益?

回复:均胜安全的经营目标保持65-7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和全球3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均胜群英20亿 *** ,投资收益8亿元。但是 2020年仅收到 12亿,投资收益5亿元。剩下的8亿元,要等到业绩承诺完成后逐步确认。

12、收购高田后公司和均胜安全的负债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处于一个行业平均水平,和伟世通等国际厂商基本相近。有息负债上,母公司上为并购 *** 和中票短融,子公司上(包括均胜安全)为日常经营的 *** ,未来几年在我们净利润提升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会下降。

13、请问RMB贬值对公司利弊?公司有美元借款吗?

回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公司的业务、资源和客户全球分布,跨区域的资金流转不多,RMB贬值对公司直接经营层面影响不大。另外,在合并报表层面,RMB贬值将会使公司外币业务在合并报表过程中折算 *** 民币的数值变得更大。

回复: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资产购买,同时引入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共同参与。均胜安全还将引入全球战略投资者,以满足公司全球管理、业务全球整合及资产购买资金需求,同时相关商业银行提供了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团 *** 用于支持本次资产购买,以完成交易。

15、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我们的核心壁垒有哪些?

回复: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均为全球汽车零配件巨头,如博世、 *** 、奥托立夫、德尔福、哈曼等。面对复杂而激烈的行业竞争,均胜持续围绕“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三个主题,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汽车安全和电子领域已成为全球 *** 供应商。具体表现为:-拥有完整的驾驶舱电子和安全产品解决方案,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具备完整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全球拥有三大主要研发中心,分部位于中国、美国和德国,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的总数超过3000人,在全球拥有超1500项专利,掌握汽车安全和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石;-公司与主要整车厂商客户已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积累了庞大的优质客户资源,主要客户已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并通过购买高田主要资产,成功进入丰田, *** 等日系品牌供应体系。-拥有强大的垂直一体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配套体系保证,能够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5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及 *** ,北美,欧洲,已实现全球化;-在中国市场有较强优势,将全球的技术水平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更加灵活务实,有众多优秀的本土合作伙伴。

16、对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全年的业绩预期大概是多少?

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十大汽车电子公司-第1张图片-

答:Q4是环比改善但同比继续有压力,Q4预计还是受宏观环境、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影响,预计继续承压。全年预计实现收入460-470亿,与20年基本持平,22年预计收入将同比增长20%以上。

17、2021年第三季度亏损的原因?

答:Q3出现亏损主要还是由安全业务引起(均胜安全),行业缺芯导致欧洲、 *** 相关主机厂相继削减产量或停产,同时原材料和运输成本涨幅较大,均胜安全毛利率下滑至10%;同时,均胜安全为17年收购日本高田业务所来,还处于整合期,21年截至Q3整合费用为1.1亿,全年预计2亿,今年将完成所有整合。今年净利润还是会承压。

答:大致和10月发布的持股计划差不多,今年预计收入差不多460-470亿,预计明年收入保守在510亿以上,增速在10%左右吧。净利率还是预计2.5%左右吧(个人补充:那明年就是差不多12个多亿的利润),22/23/24净利率预计2.5%/3.5%/4.5%吧,当然还是会看具体情况来调整。明年的趋势预计还是会从低到高,上半年芯片预计会逐步缓解,希望到Q2会有实质 *** 改善吧。

19、2021年汽车电子业务情况?以及增长点在哪?

答:汽车电子:前三季度表现出色,实现收入 *** 亿,预计全年实现收入120-130亿(个人补充:已经在往整体营收占比30%努力了),全年同比增长20%-30%,预计实现净利润6-6.5亿。汽车电子包括智能座舱(硬件由均胜普瑞事业部,主要是机电一体化;软件来自均胜智行事业部,主要是域 *** )、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新能源业务主要是BMS(电池管理 *** ) *** 。前三季度智能座舱实现收入70多亿,新能源实现15亿。增长点主要是:我们今年前3季度就拿了270亿订单,在收入上就有持续体现。当然这里面客户数量扩展的不多,主要还是客户里面新的平台周期、品类周期,例如大众,之前大众是没有智能座舱业务的,当大众开始做这一块业务的时候,直接给了我们100亿的订单。

答:域 *** 截至现在是26.5亿,占整个汽车电子收入的29%,但我们的域 *** 收入应该是国内之一,汽车电子的产品都是基于域 *** 而来。明年我们有30%收入是来自屏幕相关,我们的屏幕主要是来自夏普、JDI等,但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域 *** ,没有这个我们就没办法拿这么多单。现在域 *** 大概1500-2000元左右,屏幕每寸100元。

21、安全业务的3-5年的量化指引?

答:目标是全球之一。绝对份额此消彼长,就我们和奥托立夫。35-40%的区间我们认为。订单方面我们一直很饱满,订单变少不是因为拿不到订单,而是选择 *** 的那,我们要符合我们毛利需求的订单才去做。整合能力方面,我们全球优化了2w多人,中国我们还在继续投入,各个工厂都在投入产能,产能和订单我们希望匹配上,逐步释放。今年一定要完成整合,最终结束。安全业务在挪动产线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主机厂的认可的,他们要重新验厂的,但是因为 *** 隔离或者没法来,所以验厂节奏是拖慢的。

22、中科创达和均胜的差异?公司当前芯片主要用的谁的?

答:创达不是Tier1,他没办法做我们做的事情,他更多的还是和高通在芯片落地层面来展开合作。如果我们和创达合作,那他们应该属于我们的供应商角色。芯片主要用的瑞萨,但是也支持高通芯片。

23、和国内造车 *** 有没有开展合作?公司的域 *** 优势?

答:国内三家 *** 都有合作,目前还没有开展域 *** 的合作,其他的产品都有提供了。域 *** 首先是硬件制造能力,这也是最重要的,没有硬件就没有载体。其次才是软件,我们的域 *** 是从93年就开始开展业务,从收音机、多媒体到座舱再到智能座舱,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和客户关系。为什么当时我们能进入大众供应体系,也是因为有比较成熟的开发 *** ,能够支持大众在域 *** 的一些要求。

24、汽车电子里面的品类未来占比如何?公司在下游客户里面的份额占比如何?

答:目前看还是会保持现有占比吧,智能座舱占大头,新能源管理和智能驾驶占比会比较少,从整体上来讲软件肯定是占比更多的。目前在前5大客户的份额都有50%以上,未来估计份额也不会下降。我们和客户的客户关系绑定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而且客户更换供应商会比较麻烦,长远看这个份额不会下降。

答:成立于今年七月份,成立目的是对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积累和量产输出提供支持。现阶段有一个合作伙伴(不方便透露),形成两套基于芯片平台的域 *** 方案,也在海外合作伙伴审慎沟通,希望基于他的平台进行自动驾驶的开发。均胜的优势在于有比较好的客户及对供应链把握的资源。分享三个判断: 1、现很多在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开发是重复的倒轮子,如果没有量的积累,不论是前期的研发成本和投入还是后续升级都会出问题。只有少数核心的 tire 1和 OEM能够形成基础的方案,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形成完整的域 *** 方案。像特斯拉公布它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但是不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大的冲击。 2、即使在 tire 1也只有具备一定订单量才能把域 *** 持续的做好,因为这是本身架构的改变,及算法和硬件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 3、自动驾驶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只有在全球化的平台和实现高智能驾驶和域 *** 整体平台化的量产和搭载,并且形成系列车型方案才是自动驾驶在市场占有率和营收上的春天。现在有了萌芽,至少还要两到三年的开发周期。基于上述三个判断,均胜现在做出研发投入,我们预计明年下半年能形成一个软硬件耦合的解决方案。

26、当前订单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自主品牌的订单如何?

答:我们现在对中国的投入是很大的倾斜,1)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2)去年下半年我们筹建了中国总部的2个研究院,我们希望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整个全球的汽车以欧系和美系为主,所以研发基本也是跟着他们做研发,从17-18年开始,中国零部件企业的话语权变大了很多,中国整车也开始话语权强起来。所以我们加大了中国的投入,一个是面向NEV,一个面向智能技术的研究院。我们和蔚小理做DEMO、RSQ,有一些量产的订单,现在在做一些更加前瞻的项目研发。

答:订单饱满。特斯拉不方便公开评价,有保密协议。MEB的量挺大的,智能座舱HMI和车机我们做,另外,MEB有3个域,其中座舱域是我们做了不少的模块。电控方面,BMS我们是主要供应商,欧洲和国内都是。安全类产品,也离不开我们,加总金额是不小的。在不同的车系的产品组合供应不同。

28、公司对图达通进行投资,并通过均联智行跟图达通合作,目前跟图达通的合作模式?答:我们一月份在Pre A轮投了图达通,但是占比比较少,不会像以前一样做太多海外收并购。从产品上说,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方向的重要入口,越来越多的车逐渐使用激光雷达。我们旗下的均联智行为图达通做一个产品的落地,不仅仅是代工。因为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它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sample,但是他没有相关的tier 1的经验。制造、测试相关的收入落在均联智行里,产品本身的收入是落在图达通上。单车价值量来看,唯一被允许能说的是低于五位数。这款激光雷达本身300线,距离500m,比即将量产的其他激光雷达远得多,精确的多。我们投资的比例比较低,个位数的投资比例,不会占据均胜电子太多的现金流。

29、汽车安全产品全球之一的奥托立夫在 *** 表现很不错,如何看待?净利率追上奥托立夫需要多久?答:行业主要竞争者奥托立夫,毛利率水平常年来看大概有2~3个点的差异。过去差异 *** 比较小,最近收了一些公司之后,差异大概拉到了三个点左右。奥托立夫做的重组计划,一季度恢复态势已经超出19年的更高水平,三费用降到4.%。这是一个是非常好的状态,我们会学习在经营上的优化,缩小与其差距。我们前进动力很强,改善空间也非常大。追赶奥托立夫,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今年整合基本完成,费用较大幅度下降。去年耽搁了一些进度。总体23年前完成这个目标充满希望。

写到最后,用均胜2021年6月份 *** 纪要中,均胜自己的一段文字结尾:

因为我觉得均胜电子其实就两个逻辑,一个是均胜安全业务逐步恢复,带来EPS的增长。均胜安全现在已经占到75%的收入,整合慢慢结束,订单结构开始替换,利润就会起来,上升1个点,利润增长就是税前5个亿,均胜安全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方向;另一个是智能化,目前围绕智能座舱展开,未来会围绕智能驾驶来突破。我们现在智能驾驶产生收入的之一个是5G-V2X,我们是全球之一个量产5G-V2X的。我们预计这块会带来将近1个亿的收入。还有一块收入来自于年底开始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做落地的,这个技术不是我自己的,这两个都是智能驾驶的核心,这些都是点,我们未来把点连成面,首先需要我们需要一个平台,以前大家不理解或者忽视的地方会让大家逐步看到。因为以前A股里面智能化的标的说实话不多。

$均胜电子(SH600699)$#股票##股票财经##投资理财##均胜电子#

关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十大汽车电子公司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汽车电子 深圳 十大 有限公司 公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