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四渡赤水的地方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四渡赤水的地方以及四渡赤水时期的著名战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四渡赤水河四渡赤水河谁领导的
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在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
2、四渡赤水分别是哪四个地方关于四渡赤水地点介绍
1、一渡赤水:遵义会议后中革 *** 向各军团 *** 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 *** 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2、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四渡赤水河,完全出乎 *** 的意外。川军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军3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1纵队2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疾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
3、红军三渡赤水:由遵义再进川南遵义战役后, *** 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并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南北夹击,围歼 *** 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
4、四渡赤水河: *** 红军创建川黔边根据地、川滇黔边根据地中在赤水河流域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 *** 红军在长 *** 中,处于 *** 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 *** 运动战战役。在 *** *** 、 *** 、 *** 等指挥下, *** 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 *** 等 *** 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是指 *** 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伟大的 *** 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 *** 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 *** 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
二、红军四渡赤水都在哪些地方
四渡赤水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 *** 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1、1935年1月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之一渡。
2、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三日内,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3、1935年3月16日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
4、1935年3月20日~22日, *** 命令 *** 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 *** 红军在长 *** 中,处于 *** 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
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 *** *** 等人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 *** 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
遵义会议后, *** 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和黔北地区回旋地域有限等情况,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 *** 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
但是,红军一渡赤水后,由于敌情急剧变化和张国焘不执行 *** 的命令,北渡长江已不可能,又果断率师向扎西集结,在川黔滇边境寻求新的机动,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实现了北渡长江的计划。
其次,红军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 *** ,争取和掌握了 *** 主动权。四渡赤水战役,从总体看是敌强我弱,红军在各路强大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但是,由于 *** 等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巧妙地隐蔽战略意图,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造成了红军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从而使整个形势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变化,终于打破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的战略计划。
最后,红军在运动战中,正确地处理“打”与“走”的关系。 *** 红军在战略转移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消极避战,实行逃跑主义,只走不打,始终摆脱不掉敌人的围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三、四渡赤水战役在什么地方
四渡赤水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 *** 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1、1935年1月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之一渡。
2、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三日内,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3、1935年3月16日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
4、1935年3月20日~22日, *** 命令 *** 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 *** 红军在长 *** 中,处于 *** 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
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 *** *** 等人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 *** 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
遵义会议后, *** 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和黔北地区回旋地域有限等情况,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 *** 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
但是,红军一渡赤水后,由于敌情急剧变化和张国焘不执行 *** 的命令,北渡长江已不可能,又果断率师向扎西集结,在川黔滇边境寻求新的机动,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实现了北渡长江的计划。
其次,红军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 *** ,争取和掌握了 *** 主动权。四渡赤水战役,从总体看是敌强我弱,红军在各路强大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但是,由于 *** 等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巧妙地隐蔽战略意图,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造成了红军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从而使整个形势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变化,终于打破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的战略计划。
最后,红军在运动战中,正确地处理“打”与“走”的关系。 *** 红军在战略转移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消极避战,实行逃跑主义,只走不打,始终摆脱不掉敌人的围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四、四渡赤水的时间及地点
四渡赤水的时间分别是1935年1月29日、1935年2月18日~20日、1935年3月16~17日、1935年3月21日晚至22日。四渡赤水的地点分别是土城、太平渡、茅台、二郎滩四个地方。
1、1935年1月29日我军分为三路从猿猴场即现在的元厚镇、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往四川省的古蔺和叙永地区行进。
2、1935年2月18~20日我军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向桐梓、温水地区前进。
3、我军于1935年3月16日~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往古蔺、叙永方向前进。
4、我军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在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分路向南部前进。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 *** 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 *** 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关于四渡赤水的地方和四渡赤水时期的著名战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