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大全(上海人讲的孃孃是)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上海 1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上海方言大全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上海人讲的孃孃是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上海嘉定方言大全
  2. 上海方言常用语大全
  3. 上海话方言大全
  4. 上海一些常用的方言
  5. 盘点经典的上海方言大全

一、上海嘉定方言大全

1、上海话主要有7种方言:浦西话、浦东话、青浦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话和金山话。

2、浦西话也就是狭义上的上海方言、上海话,近代以来,宁波到上海谋生的 *** 数量大,且活动范围广,其实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 *** 就是宁波话。举个栗子:勒了上海,有种状态叫鲜格格,有种郁闷叫挖色(塞),有种闷热叫齁势,有种发疯叫痴头怪脑。

3、有种发嗲叫龊气,有种 *** 叫猪头三,有种零食叫拷扁橄榄,有种反对叫哈讲有啥讲头,有种感叹叫 *** ,有种嫌弃叫嘎门。浦东话属于吴语系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旧松江府音系上海话语支。举个栗子:上海人市区人把“这里”说成是“格得”,但是如果带有浦东方言的,会说成“迭得”。

上海方言大全(上海人讲的孃孃是)-第1张图片-

4、浦东人把头昏说成是“头文”,这个“文”是非常典型的浦东音,“wonderful”习惯被说成“文derful”。“迭板板”(这里),“伊板板”(那里),也是学浦东方言中最常见的。浦东人念“风”叫“hong”,我们学浦东方言,最典型的一句就是“Hong度来邪啦呀佛”。

5、青浦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单单我们青浦话就分好几种,青东片和青西片在有些地方 *** 大相径庭,而且不同镇、村上讲话还有些不大一样。举个栗子:亲(音译)妈指的是外婆,耨指的是你,石力的意思是厉害,哈个的意思是什么,恰鸡头束的意思是吃玉米。

6、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市

二、上海方言常用语大全

1、野狐禅,野念作ya,禅念作dai,意思是不规距,不靠谱,不能相信。

2、料作丘,形容人品很差,如“迪个人料作丘来西”。

3、混腔势,混念作wen,混日子,随大流,有时自嘲“跟着一淘混混腔势”。

4、扎台型,扎念作ze,大多是指要面子,喜欢炫耀。“迪个宁就是要扎台型”。

5、牵斯班登,牵念作qi,班念作bai,指关系很复杂,也指办事拖拉。

6、嘎山胡,山念作sai,朋友们一起聊天、闲扯。

7、掼浪头,掼念作guai,故弄玄虚,吓唬人。例如“侬不要掼浪头”。

8、拗造型,念作ao,摆pos,做样子。

9、“猜一猜”,某些情况下受到惊吓时,会拍拍胸脯,嘴里说“猜猜”,通常小孩和女 *** 用的比较多。

10、“付费”,有时会说“加费”,如加水费、加电费、加煤气费,这里的“加”是“解”的意思。

三、上海话方言大全

17、嘎梁: *** (戴 *** 的人)。

18、寿头:骂人的话,形容人傻。

20、笑不动:太好笑了(或者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21、小赤佬:骂人的话,小孩子。

23、空麻袋背米:形容人白手起家(贬义词)。

27、恩斤狠落斤:做事情太过分。

34、阿无乱冒充金刚转:不懂装懂。

35、像无宁:对事物似懂非懂的。

39、额锅头浜着体户办:形容人运气好。

四、上海一些常用的方言

1、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吴语上海话、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 *** ,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现代吴语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支语言。

2、狭义上海话指上海市区方言,也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话是以本地吴语为基础,自然融合上海开埠后的吴语区各地 *** 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吴语。

3、广义上海话还包括各上海本地(郊区)方言,主要包括浦东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话、金山话、青浦话、奉贤话等。上海地区原由江东11个吴语县组成,方言反应江东文化信息。

4、上海话是在上海地区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深厚文化积淀。上海话承载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上海要努力建设成一个有个 *** 特色的东方文化明珠,理应继承上海语言文化的灵魂。

5、上海话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且最强势的方言,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长三角吴越地区通用语。

6、新世纪以来,由于 ***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错误的 *** 方言大众媒体与公众场所使用的手段与措施,致使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要论及上海话的渊源,我们首先应该区别两个“上海方言”的概念,因为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两个上海话。

7、一个我们称为“老上海话”,从七百多年前南宋形成为“上海”的人口聚落开始,还存在于上海城市的郊区;另一个是从上海开埠以后随上海城区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城市“新上海话”。国内外统称的“上海话”,指的都是新上海话。不过要追溯上海话的起源,还得从开埠以前上海话的方言说起。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方言

五、盘点经典的上海方言大全

1、语言不仅仅使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中华文化的多元化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上海方言作为上海文化中的一部分,也为上海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 *** 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因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上海文化中的上海方言吧。

2、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也是吴语的重要 *** ,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

3、狭义上海话指上海市区方言,也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话是以本地吴语为基础,自然融合上海开埠后的吴语区各地 *** 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吴语。

4、广义上海话还包括各上海本地(郊区)方言,主要包括浦东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话、金山话、青浦话、奉贤话等。上海地区原由江东11个县组成,方言反应江东文化信息。

5、上海话是在上海地区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深厚文化积淀。上海话承载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上海要努力建设成一个有个 *** 特色的东方文化明珠,理应继承上海语言文化的灵魂。

6、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 *** 发展,形成吴语中相对滞后的松江话。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是上海话语音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吴语 *** 音源头之一。上海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都能够十分容易地被其他吴语的使用者理解。近代 *** 中占优势的吴语宁波话对上海话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上海话是在上海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上海原来处于吴地并不发达的海滩,上海话在开埠前是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语言,因此在上海话中至今还保存着比别的地方更多的古代语音、词语和语法现象及其反映出来的古代江东文化信息,甚至还保留着历史上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百越民族语言文化遗迹。

8、上海开埠以后,在160年中迅速发展而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五方杂处,中西交汇,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上海话在开埠后的语言杂交优势中取得长足的发展,汇聚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尤其是商业社会的种种精细的词汇、成语和谚语,各类词语发展得丰富多彩。

9、比如发达的商业活动,使大量的商业词语,如“撬边”、“卖相”、“套牢”、“推扳货”等,被引入到上海的日常生活中来;由于思想活跃,还产生了大量的惯用语,如:出风头、收骨头、戳壁脚、淘浆糊、七荤八素等,充满了海派文化的奇思遐想,使上海话成为了一种非常具有文化表现力的方言。而充分挖掘上海方言这个丰富的宝藏,可以将上海人民的生活细貌、民俗文化和上海社会变迁面貌展现得栩栩如生。

10、上海文化又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勇于创新的文化。当年,上海人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见一件就在上海话中造一个新名词,大量新词如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书局、报馆、沙发、课程、马达、麦克风、敲竹杠、小儿科等等,反映了现代文明在上海的渐进。这些词语后来大多为普通话所吸收。

关于上海方言大全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上海人 上海 方言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